KOSÉ Corporation

Global

Regional Site

对10万名资助申请者的研究揭示科研中的“马太效应” 2025/06/29 作者: 安博体育直播在线观看

  在争取科研经费方面,坚持不懈是关键。一项对超过10万名资助申请者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早期成功怎么样影响未来前景,并揭示了马太效应可能会加剧学术界不平等。马太效应是一种描述那些早期具有优势或成功的人往往随时间推移积累更多优势的现象。

  马太效应描述了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赢得资助的科学家在后期更易取得成功。图片来自:malerapaso/Getty

  此前研究表明,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获得资助的人,后期更易取得成功。6月12日公布在预印本平台Figshare上的最新研究,则是同类研究中顶级规模也是首个考察不同资助机构和国家趋势的研究。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学家Thijs Bol表示,该研究更深入地阐明驱动这一效应的机制。

  “马太效应”得名于一则圣经寓言,该寓言描述了“拥有的人还会得到更多”的现象,是科研领域被讨论最广泛的社会学理论之一。它由社会学家Robert Merton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提出,并曾在科学资助中被观察到。

  2018年,Bol与合著者发表的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首次利用资助数据表明,荷兰的初级研究人员中,那些从国家资助机构勉强获得早期职业资助的人,后来表现优于那些以微小差距错失资助的人,并且前者成为教授的可能性比后者高出50%——尽管这两组人在首次申请时拥有相似的发表和引用记录。

  为探究这种模式是否在更大范围内持续存在,荷兰莱顿大学的计算社会科学家Vincent Traag及同事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扩展。他们在加拿大、卢森堡、英国和奥地利的14个不同的资助项目中获得了超过10万份资助申请的数据。

  他们发现,26%的成功申请者在职业生涯后期曾获得过职业早期奖励,相比之下,15%的人没获得过职业早期奖励。“这是这项工作的重大扩展。”Bol说,最新研究发现,马太效应不仅存在于不同国家的更多资助者身上,而且也适用于在拨款申请中得分较高的研究人员——而不单单是那些勉强获得资助的研究人员。

  数学模型表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那些早期获得资助成功的人比那些早期未获得资助的人更频繁地申请未来的资助,而不是由于资助评审人偏袒那些曾获得过资助的研究者。

  Traag表示,研究根据结果得出,资助机构应考虑别的分配资金的方式。“对有前途但先前未成功的申请人提高资助率,可能比向那些已获得资助的人提供更多资金更有效。”

  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他和同事希望更好地理解在科学界观察到的另一种现象——挫折效应,这似乎与马太效应相矛盾。挫折效应是一种趋势,即一些刚刚错失资助的研究人员,在职业生涯后期表现(在发表和引用记录方面)优于那些勉强获得资助的研究者。

  为了在他们的数据集中寻找挫折效应的证据,研究人员将资助数据与研究人员在文献计量数据库Dimensions中的平均引用率进行了对比。他们发现,当汇总所有资助机构的数据时,那些评分很高但未获得早期职业资助的“惜败”申请人,其平均引用率高于“险胜”申请人。但这一趋势对一些个人投资商来说并不适用。Traag和同事也未在所有申请人中发现更广泛的挫折效应证据——这种效应似乎仅限于惜败者和险胜者。

  该研究提出了资助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方法,包括向差一点获得资助的候选人提供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反馈,或者创建重新申请的快速通道系统。加拿大卫生研究院(CIHR)已经提供过渡性资助来支持那些未赢得资助但排名很高的申请人。预印本论文指出:“这可能是我们观察到CIHR的马太效应较低的一个原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全部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面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FCSE 综述:用于废水中除去氟的新型含金属复合材料:机理、制备、性能及应用

  Pharmaceutics期刊2024 CiteScore突破10.0,最新IF 5.5

上一篇:马太效应加剧 车企竞逐智能化万亿市场蓝海